山特ups電源負載下的輸出能力如何計算
山特ups電源負載下的輸出能力如何計算:
首先,計算UPS在各種負載下的輸出能力時,應(yīng)先確定UPS的品種,向廠家索要該UPS的相關(guān)數(shù)據(jù),再進行計算。但在此問題中,因感性負載是小于額定情況下的功率因數(shù),一般UPS的輸出仍能維持為100%的額定容量?,F(xiàn)用一個著名的德國品牌UPS的數(shù)據(jù)為例來計算。由表1可知,感性負載功率因數(shù)小于額定情況下的0.8時,輸出功率仍為額定值。
當UPS的S=100kVA、cosφ=0.8時,P=80kW;
Q=60kVAR。
當UPS為S=100kVA、cosφ=0.6時,則S=100kVA=60kW;Q=80kVAR。
若負載為40kVA,cosφ=0.6,則S=40kVA;
P=24kW;Q=32kVAR。
負載增至80kVA,cosφ=0.6時,則S=80kVA;
P=48kW;Q=64kVAR。
此時負載的視在功率S和有功功率P都小于額定情況下的數(shù)值,而無功功率Q卻大于額定情況下的數(shù)值。但是,不能用cosφ=0.6的負載的數(shù)值與cosφ=0.8時的UPS的數(shù)值來比,而必須與UPS為cosφ=0.6時的能力來比。負載的Q值小于UPS此時的Q值80kVAR。完全可以滿足負載增至80kVA的需要。
UPS帶非線性負載的問題。若UPS為100kVA,cosφ=0.7時帶非線性負載奔騰133PC+15in(英寸)顯示器(170VA)能帶多少臺?cosφ=0.8的UPS又能帶多少臺?
非線性負載是五花八門的,但是計算機類負載多是整流電容濾波型。所以IEC、EN和GB(國標)都確定了一個基準非線性負載,是二極管全波整流用電容濾波,功率因數(shù)確定為0.7。UPS也就是根據(jù)這個標準制造的。UPS還限定了非線性電流的峰值因數(shù),一般為3。也就是非線性電流的峰值與有效值之比為3。這對于計算機類負載也足夠了。因為峰值因數(shù)最大的是PC機,大約為2.7左右。
UPS帶非線性負載的能力,除了非線性負載的特定基準之外,還有一個量的問題。在IEC、EN和GB(國標)中明確規(guī)定:單相UPS容量在33kVA以下時,用基準非線性負載來考核,33kVA以上的UPS用33kVA的非線性負載加線性負載來考核;三相UPS容量在100kVA以下時,用基準非線性負載來考核,100kVA以上的UPS用100kVA的基準非線性負載加線性負載來考核。
以上幾點是我們在考慮這個問題時必須明確的。但是在這個題目中,以上這幾點都不成問題,可以按一般線性負載的情況來計算。
100kVA的UPScosφ=0.7時,S=100kVA=70kW;Q=71.4kVAR。
單臺負載cosφ=0.7時,S=170VA=119W;Q=121VAR。
對于P和Q而言,UPS能供總臺數(shù)分別為:588臺;590臺。
結(jié)論:應(yīng)按最小的計算:588臺(未計留有裕度、啟動等因素)。
若用100kVA cosφ=0.8的UPS能帶多少臺?
100kVA的UPScosφ=0.8時,S=100kVA=80kW;Q=60kVAR。
在負載cosφ仍為0.7時,UPS的S=100kVA;
P=70kW;Q=71.4kVAR。
這時UPS能供總臺數(shù)分別為588臺;590臺。
結(jié)論:也是588臺,二者沒有區(qū)別。
那么,這樣看來功率因數(shù)0.7的UPS與功率因數(shù)0.8的UPS沒有什么區(qū)別了。不是的,還是有區(qū)別的。上面的例子都是負載功率因數(shù)小于額定情況下的數(shù)值,若是大于額定情況下的數(shù)值,或是電容性的負載,則情況就不一樣了。功率因數(shù)為0.7的UPS帶載能力就顯得差了。
負載功率因數(shù)為0.7的UPS只是為一些微機類負載而使用的。它設(shè)計的容量都比較小,大約為30kVA以下。而這一類負載功率因數(shù)多為0.7,UPS的負載功率因數(shù)也設(shè)計為0.7,正好適應(yīng)負載的條件。
那么這種UPS是不是帶非線性負載的能力強呢?不是的,恰恰相反,其帶載能力比0.8功率因數(shù)的UPS差。1臺10kVA的功率因數(shù)為0.8的UPS可以帶8kW功率的負載,而功率因數(shù)為0.7的UPS只能帶到7kW,如帶功率因數(shù)大于0.7的負載則其能力可能就更小了。